记者近日从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近年来,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工作目标,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引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拥军优抚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其间,榆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双拥工作作为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新时代双拥“十个一”工程,深化双拥“双十条”行动,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用心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为驻榆部队解决交通出行、征地拆迁、子女教育等实际难题,全力解除官兵后顾之忧。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走访慰问活动,市级领导带队为榆林籍边海防官兵家属送去关怀与温暖,传递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不断提升军供站、疗养院应急应战保障能力,高效完成拥军支前任务,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4月23日,榆林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双拥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全市上下继续奋进的强大动力。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大力实施典型示范引领工程,编辑《榆林退役军人风采录》,广泛宣传优秀退役军人事迹;积极推荐相关人员参评中省“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荣誉,先后涌现出一批扎根基层、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奋斗热情;持续健全完善英烈事迹传播体系,每年举办“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维护,组织开展英烈事迹宣讲“五进”活动,用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近年来,榆林聚力健全完善“阳光安置”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妥善做好转业军官、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实现退役军人、部队和用人单位“三满意”。按照“随退随审、即交即接、动态清零”原则,高效完成军休人员、伤病残退役士兵接收工作,为部队减轻负担。针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榆林在推出“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实现返乡报到、医保转接、党组织关系接转等事项全流程便捷办理的同时,结合全市产业特点,精准开展无人机操作、能源化工技术等特色技能培训,积极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常态化推送线上线下岗位。在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中设置退役士兵专岗,全面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分政策。设立“退役军人涉税费事项服务站”,推出“一窗通办”“绿色通道”等服务,全方位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榆林还精准落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建立抚恤生活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助资金,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启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系统,实现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有效解决优抚对象就医难题。累计发放优待证7.8万张,同步推进优待证赋能增效,全市223家社会化拥军企业累计推出涵盖餐饮、住宿、医疗、文旅等领域的优待清单509项,让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社会尊崇。扎实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常态化开展“高质量服务基层行”专项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宣讲、健康义诊、法律宣传等服务,同时加大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力度,用心用情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
记者 陈静仁 刘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