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元:以书为舟 摆渡岁月星河

2025.05.14 12:06 榆林日报

夏木成荫,天光渐长。在古韵流淌的塞上名城,书页间镌刻着黄土高原的岁月年轮,文字中奔涌着黄河文明的精神血脉,每一次阅读都是对这片土地灵魂的深情叩问。近日,记者采访了榆林著名文化学者李春元,探寻书籍如何成为解码榆林历史的密钥,又怎样构筑起当代人的精神家园。

<a href=http://www.zaiyulin.com/txy/lichu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李春</a>元:以书为舟 摆渡岁月星河

推开李春元的家门,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书籍如同无声的主人,在各个角落静静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堆满古籍的茶几上,一本厚重的《延绥览胜》尤为醒目。正是在这些泛黄的书页间,李春元找到了研究榆林文化的起点。“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家乡的新维度。它以县域为脉络,详细介绍了陕北23个县的风土人情,让我惊喜地发现每个村落都藏着独特的文化密码。”

这份发现,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他探索榆林文化根脉的热情。此后,他一头扎进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从历史典籍到民间传说,从地方志书到文人笔记,在字里行间寻觅榆林的文化印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当我们询问榆林的文化精髓是否有凝练成书的指南,李春元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若要为外地人推荐一本了解榆林的必读书目,他首推《榆林地方简志》。“这本1965年在台湾出版的著作,由榆阳乡贤王军余撰写,以通俗易懂的白话,生动描绘了榆林的地理风貌、人文典故,极具可读性。”说着,他展示出亲自设计的简繁对照版本,“这样的编排,既方便不同读者阅读,又能让榆林故事跨越时空和地域,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在厚重的文化研究之外,李春元的阅读世界同样充满温情。交谈间,沙发上整齐摞放的《读者》杂志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李春元轻轻翻开最新一期,感慨地说,从创刊至今,每一期他都悉心收藏。这本杂志不仅承载着他的青春记忆,更是他感知世界、品读文学的重要窗口。“《读者》里的文章篇篇精选,题材广泛,汇聚世界各国作家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从地方文化到世界文学,书籍在他的生活里编织出多维的精神图景。

面对当下AI时代快餐式阅读的冲击,李春元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提炼出更深的思考。“古人‘三上三余’的读书法,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枕上夜读的专注、马上求知的热忱,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与经典对话的契机。阅读不应是浮光掠影的匆匆打卡,而应是滋养心灵的深度修行。”李春元说。

从昔日的边塞驼铃到如今的数字时代,榆林的文化基因在书页间代代传承。李春元用半生时光诠释着: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让这座塞上古城的文化血脉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 周海月 白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