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网讯:(通讯员 郭世霞)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满城蝉鸣的催促之下,热浪揭开三伏天的前奏,熟悉的“藏蓝”身影穿梭于高温之下,在人来车往中“煎”守平安。
热浪中“流动堡垒”
骄阳似火,户外地表温度已突破35℃,空气仿佛凝固在灼热之中。然而,城市的节奏并未因酷暑而放慢。
7月2日,冯家峁森林派出所的党员先锋队队员们顶着烈日,深入辖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广场上,“严厉打击非法运输、携带、寄递野生鸟类,守护自然和谐生态”的横幅格外醒目,宛如一份庄严的生态保护“宣言书”。先锋队队员们在广场街头摆起法律咨询台,化身法律“代言人”,向来往的群众普及爱鸟护鸟的法律常识。他们借助横幅、宣传册、电子屏等多种媒介,在街头巷尾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
一位大爷听完民警的讲解后感慨地说:“以前我真没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有这么重要。听了你们的讲解,才知道这些鸟儿对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么关键。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保护它们。”
这种沉浸式的普法方式,让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理念深入民心。7月9日下午,沙石峁森林派出所救助了一只雕鸮;7月11日,冯家峁森林派出所又与群众携手,成功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7月15日,警民携手,助力两只小猫头鹰安全归巢。
这些行动,不仅体现了法律宣传的成效,更彰显了群众对生态保护的自觉与担当。在烈日的炙烤下,党员先锋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
柏油路上“职业美黑”
阳光逼得人睁不开眼,柏油路面被晒得泛起油光,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灼人的气息。然而,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交通大队的交警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王光荣警官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出发,辖区单位多、居民区密集,早晚高峰车流人流更是川流不息,容不得半点疏忽。时间将近正午,他已经巡逻了4个多小时,指挥交通、巡逻管控、严查违法车辆、排除安全隐患……他们的脸和手臂被晒黑了几个度,成为烈日下最动人的“职业美黑”。
“车辆‘中暑’比人更危险!”为了确保高温天气下的行车安全,交警部门深入客货运企业,对危化品运输车、客车、货车等重点车辆进行严格“体检”。他们用汗水和坚守,守护着城市的交通秩序,保障着每一位市民的安全出行。
田间地头“汗”卫“菜篮子”
盛夏七月,靖边县东坑镇伊当湾村的崔广亮家种植的10亩甘蓝迎来了采收季。翠绿的甘蓝菜如绿毯般铺满田间,而穿梭其中的“藏青蓝”身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平安底色。
“老乡,签合同时可得留个心眼!”“这年头,骗子连‘蔬菜补贴’都能编!”在田间地头,民警们掏出民法典宣传册和反诈案例,用方言解读法律条文。
为了确保宣传取得实效,靖边公安宣传小分队开设了“田间法治微课堂”,结合蔬菜购销欠款追偿、农机械事故责任划分等典型案例,用方言土话释法说理,提醒菜农们守好自己的“钱袋子”。菜农张某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法律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今天才知道它和我们卖菜的每分钱都息息相关。”民警们的努力,不仅让法律知识走进了田间地头,更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