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米脂县紧密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不移锚定“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共同富裕”四大战略目标,创新实施“铸魂、强基、育才、赋能”四大工程,全力推动组织工作与县域发展深度融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米脂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模式
点燃干部教育“红色引擎”
盛夏七月,杨家沟革命旧址迎来参观热潮,再度成为红色研学的热门打卡地。来自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党员干部纷纷走进“窑洞课堂”,追忆老一辈革命家在峥嵘岁月中展现的坚定信念与卓越智慧。一位参与培训的干部表示:“这种‘沉浸式党课’让党的历史和理论变得鲜活生动,使我们的党性修养得到很大提升。”
米脂县充分挖掘县域内独特的红色资源,创新打造“窑洞课堂”干部教育新模式。在革命历史底蕴深厚的村落,精心布局了15处特色窑洞教学点,并开发出一系列贴合实际、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旨在让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课程设置不仅涵盖理论讲解,还特别增设“进乡村、住窑洞、睡土炕、访民情”等沉浸式体验环节,让党员干部在亲身体验中增进对群众的了解,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2024年,“窑洞课堂”累计开展精进式小班培训20余期、特色教育活动50余次,吸引4万余名干部前来考察研学,已然成为榆林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将理论学习与“访民情、问民意、办实事”实践紧密结合,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发展实效,为米脂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
强基固本
绘制基层治理“红色版图”
近日,米脂县“红小米”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平台启动会在米脂县银州街道办顺利召开。作为全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该平台的启用,标志着全县社区治理在智能化、精细化、信息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智慧社区平台’的信息化优势,以‘党建+社区治理’为核心,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重点工程,及时响应群众各类需求,为社区居民办事提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24小时不打烊’的便捷服务。”米脂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明韬介绍道。
米脂县着力构建“1144”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深化“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品牌。创建“支部+驻村工作队”党建联盟,开设“我是村干部”公益助农直播间,成功培树“党建+”特色品牌28个,有效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在5个城市社区打造“红小米”智慧党建平台,实现民生需求“一网通办”,让居民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为村级换届储备了充足的人才。组工干部包抓基层党建调研30余次,整改问题超100个,规范清理村级标志标牌1500余块,有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产才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强磁场”
今年4月,米脂县委组织部联合国家能源集团举办了米脂县电商直播人才培训班,来自全县电商直播人才、入驻电商直播基地直播人员以及从事直播的第一书记,共计45人参加培训。培训采用“理论授课+现场直播+交流研讨+实地参观”的多元教学方式,有效提升了农村电商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我们系统学习了视频拍摄与剪辑、爆款视频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广等技能,还通过现场模拟带货,快速积累了技巧经验,这样的培训很实用!”学员李新宇说。
米脂县积极引进规模电商企业并组建专业团队,新增电商直播人才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显著增长,70%的村共享电商发展红利,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此外,聚焦农文旅主导产业,柔性引进4名国内知名教授,成功达成项目合作;大力推进专家工作站和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筹备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聘请米脂籍高端人才担任发展顾问,为县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持续加大本土人才挖掘培养力度,一批县管拔尖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在产业发展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 周海月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