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党岔镇北庄村产权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2020.07.27 10:59 榆林日报 ZaiYuLin.Com

盛夏时分,绿染大地,生机勃勃。横山区党岔镇北庄村新修的宽幅梯田错落有致,层层环抱着山脊,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如层层波浪漫卷开来,成为黄土高原上的“醉”美曲线。这里的村民与宽幅梯田共舞,踏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过去,“靠天吃饭”的旧格局严重制约着北庄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让在这片黄土地上耕种的老百姓遭受着广种薄收的命运折磨。

如今的北庄村,宽幅梯田连片,“三跑田”变身“三保田”,产权制度改革热火朝天,依靠科技改造提升的传统农业风生水起……北庄人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变身曲:

“三跑田”到“三保田”

俗话说,好山好水产好粮。

然而,对于北庄村来说,并未幸运地得到大自然的这份厚爱。

北庄村有3条主路通往山上,形成三道自然墕,村民们称为柳树墕、大墕和树梁墕,集中连片分布着3500多亩坡耕地,在雨水的冲刷下烙着一道又一道印痕。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让在这片黄土地上耕种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遭受着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命运折磨。

“1998年,洪水冲进了45户村民家中,淹没农田423亩;2005年,洪水淹没了刘子洲家养鸡场,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登业说起了每逢汛期,三道墕给村民们带来的“苦”。

“给大家说个好消息!区上正在实施政府一号工程,准备修宽幅梯田,预计每亩投资1600元,准备在我们村率先试水,我们北庄村就要迎来‘春天’了!”当陈登业把这一好消息兴奋地告诉村民小组长后,却遭到三位村民小组长的反对。

地较以前相比明显变少了、推了以后的地谁来种、有多大的收益、值不值……村民们的顾虑和疑惑一个个接踵而来。陈登业和村委会主任张天雄商量后,决定外出参观,先从统一大家的思想入手。第二天他们就带着村“两委”成员、8个村民小组长和群众代表来到米脂县高西沟参观“取经”。层层叠叠的人工梯田让大家眼前一亮,来回奔跑着的大型旋耕机用2个小时就种完了10多亩梯田更让他们惊叹。

此时,大家早已心中有数,“推宽幅梯田,平整改造坡耕地”无疑成为北庄村寻找出路的突破口。

2018年4月22日,是全村群众值得铭记的日子。山上彩旗招展,20多台装载机拉开了大会战的序幕。村“两委”专门成立了由8个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协调小组,处理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地权纠纷。村党支部书记陈登业如数家珍起来:半坡山沟,打燕窝坝15座,治理出土地45亩;前红石峁沟,打燕窝坝10座,治理出土地12亩……据统计,北庄村推出宽幅梯田1500亩,完成投资240万元。

润泽曲:

引无定河水上山

提升梯田效益,建设宽幅梯田配套水利设施必不可少。一场“引水上山”的水利配套工程“大会战”在北庄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19年,党岔镇党委、政府在北庄村启动了乡村振兴的第一个项目宽幅梯田上水工程,从无定河引水上山,主管线全长4.9公里,建设分水池4个,概算投资480万元。

北庄村宽幅梯田上水工程成为我市第一家从无定河长距离引水上山灌溉项目。

年代设计院刘文军技术员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两个技术难题。一是解决了无定河来水泥沙含量大的问题。为避免泥沙含量大的无定河水直接进入高压泵内损坏设备,我们从无定河上游河底取水,修一条80米长的引水渠,进入第一级5米深、容量500立方米的蓄水池,沉降泥沙后经过导流槽进入第二级320立方米的沉沙池,最后形成涓涓清流,源源不断流入安放高压泵的竖井内。二是解决了如何上水的问题。根据北庄村实际情况,在管道上安装自闭阀8个,闸阀8个,分段管控,防止机器关停后管道内水倒流。”

从蓄水池到各个地块规划二级管网15380米。北庄村从工程节水、机制节水、管理节水、农艺节水四个环节入手,建设以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管道输水为主的1500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重点推广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实现从“大水漫灌”到“浅埋滴灌”的大变革。

经测算,亩均节水100立方米,浇灌时间由15天每遍缩短到5至7天,亩均节电17度、农药用量减少20%、肥效提高20%、土地利用率提高14%。

改革曲:

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打造“四园一区”

村“三委”成员每人带头入股1万元,全村97.8%的群众参与到产权制度改革的热潮,10天时间共计筹集1817股、181.7万元,涉及429户,包括贫困户76户、417股……

如今,谈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北庄村村民都难掩喜悦之情。

“坡地变宽幅梯田、引无定河水上山后,我们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规划了‘四园一区’,开启了股份制改革模式。”陈登业说。

原来,北庄村以土地入股和人口入股的方式将1500亩宽幅梯田全部流转到北庄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进行打造,每亩土地折入股价为40元,入股时间暂定为10年,合计400元;人口股,以村上现有农业人口1604人计算,每人1股,每股1000元,每户最多可入10股。

为了使昔日的庄稼地变成村民们致富的“聚宝盆”,北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宽幅梯田上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支撑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游则游,打造“四园一区”,形成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绿色加工于一体的产业结构。

盛夏时光,记者走进北庄村日光温室棚,芝麻香瓜、西红柿、豆角、黄瓜等各种瓜果蔬菜生机盎然。北庄村利用乡村振兴项目投资419.49万元,规划建设日光棚40棚,温棚40棚。目前已建成日光棚,温棚正在紧张推进中,预期每棚效益2—3万元。在山地水果园内,一排排果树错落有致,200亩葡萄、160亩苹果……

谈及果园今后的发展,张天雄颇有信心地说,已与国内农业院校合作,成立山地苹果生态种植研究基地,果树全部采用低枝矮化栽培,设立罩育棚、防鸟网。(记者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