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能香我不须花

2024.04.23 10:43 榆林日报 任静

因为爱书,所以对爱书者也情有独钟。

一个阴雨天,北二环桥下有一个镜头瞬间深深感动了我: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老者,安静地坐在桥下的水泥墩上,手捧一本泛黄的书聚精会神地读着。老者的注意力全部沉浸在书香里,并不察觉外面骤然而起的风声雨声。我默默望着那发黄的书页,捕捉那一丝翻动书页的轻微声响。此刻,在我的视听里,那翻书页的轻响,犹如天籁之音,动听而美妙。我不禁对这位沉浸于浓浓书香里的老者,油然心生敬意。在熙熙攘攘的大都市,在不能遮蔽风寒的立交桥下,他独守一方安宁清静,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书澡灵魂,此刻,我的心灵像被清水洗濯过一样,生活的失意瞬间涤荡得干干净净,不再被烦人的琐事和俗务所困扰,迫切地想赶到书城,手捧一本名家经典怀旧散文,将不安分的灵魂安放在或温婉深情、或豪放凝练、或摇曳多姿、或智慧灼灼的文字中,陶醉在近乎圣洁的书香里。

记忆中还定格有一个书香镜头。夏日烈烈的正午,知了在枝头将酷热的气氛渲染到极致,人们都尽量躲在阴凉处。我因为一件急事,从艺术大街匆匆经过,大太阳把马路晒得泛着白花花的光芒,似乎一踩上去就要被蒸发掉一样。我边走边擦着额头上不断渗出来的汗珠,抱怨这该死的毒日头和艰辛的生活。那个镜头就在此时撞入我的眼帘:马路边,一辆环卫车旁歪着一把扫帚,长相粗笨的环卫女工手捧一张从地上捡来的报纸,看得入迷。大约她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并不在乎报纸上印着斑驳的脚印,周围喧嚣的世界顿时远去了。即使在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岗位上,只要点燃书香,就能顿时化解生活的苦痛和琐碎。凝视着马路边上那专注的阅读,我默默将一个含笑的注目礼送给这位朴素的环卫女工。

每逢节假日,我通常会把女儿带到书城去读书,感受浓浓书香,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进入一个广袤的理想世界。一旦进入书的世界,在包罗万象的书籍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平时生活中的种种虚妄和欲望,是那么无足轻重和不足挂齿。坐在楼梯口用玉米皮编成的草垫上,手捧一卷喜爱的书本,油墨飘香,直沁心脾,耳畔萦绕着一曲清幽的乐声,如入仙境。一卷在手,仿佛与众多哲人在耳语,在倾心交流,浮躁的灵魂,渐渐沉入宁静平和。偶尔,有人轻轻踏着木梯经过,步履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沉浸在书香世界里的读书人。

平时活泼的女儿,也许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得地安静下来,一心一意地去挑自己喜欢的读物,然后安静地坐在我前面的玉米皮草垫上阅读。我偶尔会抬头望望楼梯口她专注的背影,黑油油的长发瀑布一样流泻在她的脊背上,有微风掠过时,长发便和着烟一样轻盈的旋律诗意地舞蹈。书城,轻音乐,读书……我用爱抚的目光轻抚着女儿瘦小的脊背,为女儿的童年能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而庆幸和羡慕不已。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爱书,却拥有极少的书。每逢走亲戚,我会到处搜寻着找书读。偶尔会看到一本《敌后武工队》《小布头奇遇记》,我就高兴得忘乎所以,一头扎进故事情节里,对周围的噪闹充耳不闻,即使亲戚来叫我吃饭,也极不情愿放下手中的书。

严格地来说,在没有上学之前我没有读过书。读书之初,我能看到的书籍只有课本。开学初发到新书时是我最雀跃的时刻,父亲通常会拿牛皮纸将新书包得服服帖帖,并在封面上工整地写上我的大名。一本语文书没几天就被我通读了一遍,继而被我背诵得滚瓜烂熟。母亲识字不多,却爱听我背书。每次,当我流利地背诵课文时,母亲总是极其自豪地邀请村里人来倾听。村里许多大人小孩听说我可以把一本书一字不落地从头背到尾,便好奇地跑来听我背书,就像每次说书艺人到村委会来说书时一样热闹。母亲总会搬出凳子热情地请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娘们就坐,还会将我在学校里领到的奖品拿出来展览。“这个文具盒是一年级中期考试时获得的,这支英雄牌钢笔是三年级期末考试领到的……”母亲的声音不无骄傲和自豪。那一刻,我望见母亲脸上盛开着一束舒展的笑意,生活的愁苦和熬煎,在母亲的意识里逃遁了。常常在母亲的鼓励下,我起劲地背着课文,琅琅的背书声在静谧的夏日乡村黄昏上空回响。

阅读了一会儿,女儿将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书拿到我面前,我欣然付账。女儿说,妈妈你这会儿最慷慨。我默然对女儿轻轻一笑,思绪依然沉浸在乡村黄昏琅琅的背书声中。母亲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女儿点燃了浓浓书香,引领女儿踏上了驶向理想世界的方舟。在这一点上,历史是多么的巧合。

点燃书香,可以净化心灵,启智育人;点燃书香,可以拂去忧伤,平复悲痛;点燃书香,是逆境中升起的希望,可以驱散心中的迷雾;点燃书香,是一种恬淡平和的人生态度;点燃书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人生捷径;点燃书香,是远方光明的灯塔,指引愚者抵达彼岸的泅渡;点燃书香,是通往理想世界的美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