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纪委多项措施提升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能力

2017.02.15 12:22 在榆林网综合(Zaiyulin.Cn) 贺园 余旭

2016年以来,神木县纪委采取区域协作、上挂下派、提名考察等多项措施,提升乡镇纪委监督执纪能力,督促乡镇纪委加快“三转”,回归到执纪监督问责的主业上。

区域协作 整合办案资源

该县按照区域把21个镇办纪委划分为6个办案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3至4个乡镇纪委组成,纪检监察干部至少有3至4人,每个区都有一名县纪委常委分管和统筹协调。区域内涉及疑难复杂、查处难度较大的案件都实行集中办理。由委局领导干部分工包抓各镇办纪委工作,包镇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全面监督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上挂下派 提升专业素质

该县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行了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上挂下派”活动,委局选送优秀的年轻干部到镇办锻炼,镇办选派优秀干部到委局学习,多角度、多形式、多方面锤炼干部能力,让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在实践参与中得到学习提高。以抓实培训提高纪检干部的办案能力,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提升培训。

提名考察 选出廉政尖兵

该县制定出台了纪检监察干部提名考察办法,在乡镇纪委换届期间坚持提名考察制度的贯彻落实,于2016年7月分五个考察组对全县21个镇办纪委副书记、专职委员人选进行考察。把思想素质硬、工作能力强、为人正派、敢于担当的同志选进纪检队伍中,优化乡镇纪委人员结构。深化乡镇纪委“三转”,规定每个乡镇的纪委委员5名,明确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和专职委员必须专职。同时,落实了镇办副书记和专职委员的办案补贴,确保乡镇纪委聚焦主业。

打造阵地 树立廉洁风尚

该县各镇办精心组织、创新载体、整合廉政文化资源,积极打造阵地,营造出良好的廉政新风尚。贺家川镇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村级廉政文化新阵地,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乡风民风的改变,发扬文化的力量,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考核 严肃追责问责

县纪委制定了《2016年度镇办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考核办法》,年底进行全面考评,根据得分情况将被考核单位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3个类别。考核结果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内部通报。被考核为三类的单位,县纪委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督促限期整改;被考核为三类的单位和主要领导不能参加评优评模。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对有案不报、压案不查、查而不实以及办案过程中跑风漏气、以案谋私,办“关系案”“人情案”等违反纪律和规定的行为,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