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上羊肉打平伙

2019.04.04 09:21 榆林日报 塞北

文/塞北

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

  前三天听见你后四天来,一碗碗羊肉直放坏。

  ——陕北民歌

以往的陕北,奇穷,山山梁梁上的五谷杂粮尚填不饱肚子,有时还要以野菜树皮充饥,那种清汤寡水的滋味,可想而知。于是,到羊子们长到膘满肉肥时,就会有人发出倡议:打平伙!也就会有人立即响应。不一会儿,便有人拉了一只羊来,三下五除二地杀利索,剁成拳头大的肉块置入锅内,浇一两瓢凉水进锅,再放些花椒、大葱、辣椒、盐等调料,盖上锅盖,生起文火。过不了多久,锅内便响起吱吱的水声,一股奇香顺着锅盖缝儿变成一缕缕白气,袅袅地弥漫开来,任焦急等待的人们喉头此起彼伏地咕咕作响。

半个钟头过去后,锅盖终于揭开了,有人掌起勺,按照各人事先报出的份数一一分配妥当,立时满屋内鸦雀无声,只听到一张张嘴巴啧啧的拍打声。

打平伙又叫凑份子,简单点说就是共同吃肉,各自掏钱。这是陕北高原特有的一种打牙祭的方式。那时羊肉的价钱并不贵,除过卖皮子所得,每斤肉平均不过三四角钱,就还是有人舍不得吃。

羊肉要数陕北的香,这大概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陕北的沟沟岔岔里,长了一种叫“地椒”的植物,它贴地而生,只扯蔓,不长个头,初夏会开出一种淡蓝色的小花,用手指将其叶片捻破,就会散发出一股奇香,因此又叫“百里香”。还有一种植物叫“泽木儿”,一簇簇地生长,极细的秆,开小小的白花。这些东西都是极好的调料。可能是因了它们自身的芳香吧,羊十分爱吃。吃了这许多调料,陕北的羊自然就去掉了腥膻,香味袭人了。

但在陕北吃炖羊肉,还是数打平伙的肉香,据说那是一整只羊毫无取舍地一锅炖去,各种香味便都没有失掉,相互补益、相得益彰的缘故。因此,如今的陕北虽然已不再为吃一顿羊肉而大费心思,但打平伙的习俗却依然存在。

羊肉捞尽后,锅里还剩了少许腥汤,人们就再加点水,挖两勺小米进去。等羊肉吃完了,小米饭也熟了,盛一碗出来,放上盐、葱等配料,又是满屋“忽溜忽溜”一片声响,人们个个吃得满头大汗,直喊“舒服”。那神态,简直有点做神仙的滋味了。

于是,这种羊肉汤稀饭被命名为“忽溜饭”,成为陕北的一道名吃。

羊肉吃了,“忽溜饭”喝了,人们便都心满意足地作鸟兽散了。剩下的羊杂碎(即羊头、羊蹄、肚肠、肝脏等)就作为酬劳,送给了做饭的人家。翌日,这家人便将羊杂碎洗烫干净、煮熟,再加些洋芋条、豆腐条等,配上辣椒面和各种调料,同样吃得满村飘香。

一来二去,羊杂碎经过不断的调配和改进,如今也成了一道著名的小吃,在陕北风靡开来。只是各地的做法颇有不同:陕北中南部为丁状,北部为条状,有的主要配以洋芋、豆腐,有的配以粉条,有的配以蔬菜,各有特色,别具风味。

据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陕北神木视察,点名要吃羊杂碎。真假无人深究,但这一故事至今仍在陕北高原流传。

羊肉中还有一道极品,那就是定边的羊羔肉。定边原就是陕北的主要牧区,“三边三件宝,皮毛咸盐甜甘草”就说明这里养殖业的兴盛。因此,在每年的三四月间,如果有贵客临门,人们就会以羊羔肉来待客。

人们挑一只出生差不多40天、体重5公斤左右的小羊羔,宰杀后洗剥干净,不剔不削,将羊羔肉带骨头剁成一寸见方的块,在清油锅中投入花椒面、姜丝、蒜片、葱丝等,爆出香味后,放入肉块,用旺火炒约10分钟,待肉块呈白色后,加入面酱,再炒两三分钟。肉块本身的水分炒干后,将肉置于盆或碗内,上笼蒸熟,撒上味精、香菜即告完成。这羊羔肉细烂肥嫩,鲜美无比,吃过羊羔肉的人,大多至今口有余香,不能忘怀。

“香不过的羊肉,亲不过的娘舅。”其实这一道理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晓得。不信你看看他们发明的字:大羊为“美”,羊加鱼为“鲜”,良羊为“养”……因此,那时的人们在秋收场净后,便“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

北方人尤其喜欢吃羊肉,不仅仅是因为羊肉的鲜美。羊肉属热,可以驱寒,可以补虚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而且羊血、羊脂、羊奶、羊髓、羊骨乃至头蹄肝脏,都有很好的医疗功效,古代名医陶弘景这样说,汪机这样说,李时珍也这样说。今日吃了羊肉的人都如此说。

既有如此一举数得的功效,不吃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