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人民为师 甘当小学生

2023.09.22 16:17 在榆林网

正所谓:“实践是最大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问效于民方知真伪。年轻干部要“拜人民为师,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

问需于民,由群众提意见“干什么”。一枝一叶总关情,问需于民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真心对群众负责,就是想问题做决策要从群众角度谋划,就是抓落实做工作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就是多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群众关切的“小事”当成“大事”,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要能吃苦,敢于吃苦,努力做到真正了解、真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真正体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

问计于民,由群众当参谋“怎么干”。“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泽东把群众当成“可敬爱的先生”,注重调查研究,虛心向群众请教,是毛泽东贯穿一生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坐到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年轻干部应该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主动俯下身子,多沾基层的“泥士气”,拜访基层的“诸葛亮”。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虚心向群众请教,多深入基层找对策、走进群众家中找办法,虛心学习群众的质朴勤劳、朴实无华、艰苦奋斗。

问效于民,由群众来评判“怎么样”。人民是我们的“裁判员”“评判家”。在实际生活中,要把群众“请出来”,把自己“融进去”,问问群众“怎么样”,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作为检验标准。既听群众的顺耳话,又听得进群众的逆耳言;既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请群众提出意见,就是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才是真正“当好人民勤务员”。

年轻干部要有“拜人民为师”的姿态,“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当好人民勤务员”的状态,才能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才能永远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矢志奋斗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作者:常致铭(米脂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