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干群力量 探索“中国之治”

2022.06.01 12:08 在榆林网 白瑶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社会治理犹如一盘大棋局,基层治理则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底盘”。正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作为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是社会治理的一面镜子,能够切实“返照”社会治理问题。如若基层不牢,必定“地动山摇”。要想让基层治理真正落地,就要把握好基层干部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落实国家政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所有的急难愁盼,都需要他们记在心上,跑在腿上,落实在行动上。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做群众工作是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本质核心。群众满意是衡量治理效能的唯一标准。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必须建好用好乡村活动,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力度,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让乡村治理与时代接轨。此次村“两委”的集中换届不断提高乡村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增强引领群众能力。通过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疫情防控、信访维稳、乡风文明等活动,让农村绽放新面貌的同时为子孙后代造福。确保乡村治理更有效、乡村振兴更有料。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的懂得,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完善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提升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党员干部当“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坐在屋子里当“水仙花”行不通,基层干部更需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尤其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向群众学习的大课堂,作为磨练意志品质的大熔炉,作为创造工作业绩的大考场。要经常走基层,问民生。掌握基层真实情况,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谋划工作,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厚重的感情深入群众。此次村“两委”集中换届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基层治理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必须相信群众,敞开大门,群众满意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一个有着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蕴含着巨人般改天换地的力量,而群众正是这个巨人脚下的大地。在这场赶考中,群众既是命题人,又是监考人,还是打分人。只有打开大门,依靠群众,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让群众来监督和评判,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在新时代的赛道上,我们必须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争当发展领跑者,以科学有效的基层治理为“中国之治”添砖加瓦,坚定自信,守正创新。

作者:白瑶(清涧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