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怀厚:永远的红旗渠

2020.03.12 13:52 榆林日报 庄怀厚

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全面建成通水五十多年了,如今依然渠水奔流、激励人心。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红旗渠》影片在全国的上映,一曲《定叫山河换新装》气势激昂,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

庄怀厚:永远的红旗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

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高产田。

……

唱起熟悉的旋律,依然可以深切体会到当年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以及感天动地的火热劳动场面。

历史上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从1960年开始,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从山西平顺县引漳河水入林。当时正遇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林县全县财政储备金只有300万元,粮食只有3000万斤,水利技术人员28人,最高学历为中专。就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干部群众却信心百倍,参与建设者上过7万余人。他们风餐露宿,用自己研制的石灰、炸药、水泥,凭借钢钎、铁锤、铁锨、推车等最简易的劳动工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的顽强革命精神,苦干十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终于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红旗渠号称“人间天河”,总干渠长70.6公里,墙高4.3米,渠底宽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全渠长1500公里,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不但解决了当时56万人口、30万大牲畜的饮水困难,还提供了工业用水。

上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一是林县红旗渠。可见当时红旗渠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

重返红旗渠,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浸注着劳动者汗水的简陋工具,还有一个个为建设红旗渠英勇献身者的姓名,无不使大家热泪盈眶、感慨万千。青年洞是红旗渠的代表性工程,长623米、高5米、宽6.2米,洞口上方悬挂着鲜红的党旗,隧洞穿过太行山地势最险恶、石质最坚硬的地段。我们还参观了红旗渠分水闸和第二干渠等,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当年建设者们用毅力和血汗换来的骄人成绩。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县的缺水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曾说,“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改革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旗渠越来越显示出其色彩与魅力。这些年来,红旗渠先后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批准和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距红旗渠景区两个多小时车程的郭亮村,位于辉县市南太行山腹地,海拔高度1700米。群山竞秀、层峦叠嶂,集雄奇壮美于一身。这里因一条长1300米的通村石洞公路——郭亮洞而出名。20世纪70年代,村支书申明信带领13名壮汉,靠铁锤钢钎凿石开洞,苦战五年,终于打通一条蜿蜒在120余米高的石壁上的通村公路。人们站在远处望去,如一幅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郭亮村也被誉为“中华第一影视村”,郭亮村今天已成为游人如潮、热闹非凡的太行明珠小镇。

红旗渠和郭亮村都依靠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铭记、推广、传承。

图文/庄怀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