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网讯:近年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以党建为引领,以陕煤集团“奋进者”文化为指导,将公司“勤”文化与“神南服务”品牌相结合,不断激发党员、群众强素质、转作风、提能力、展风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勤文化”激发“新动能”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勤学、勤业、勤俭、勤勉”……分布在办公楼两侧,尚勤广场滚动播放着专题宣传片、《产业新闻》,走廊里、会议室、厂房中,名言警句、廉洁作品、劳模工匠、先进人物等随处可见,步入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浓浓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该公司党委结合实际出发,总结凝练出“以勤兴业,以人为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勤”文化核心价值观,以角色定位和文化准则为基本标准,以文化禁忌为原则底线,以“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次为落地抓手,使“勤”文化核心要义根植于班组每位职工内心。目前,已按照文化系统化、保存规范化、展示成果化的思路,对公司历年来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例进行整理、编撰,形成“安全、质量、创新、管理、营销、人物”6类主题6册文化成果书,共收录314篇5万余字;打造尚勤广场、廉洁广场,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理念,对厂区道路进行命名;构建一栏、一屏、一网、三微的文化宣贯平台,有策划、分步骤、多形式开展讲述产业故事活动,选聘企业文化师12名,选树“劳动模范”“产业好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勤小小”等先进典型,开展“缅怀先烈”“青年志愿者献爱心”“家属活动日”“孝老爱亲”等主题活动,定期组织辩论赛、道德讲堂、主题演讲和宣贯;开展产业精神是什么的思考、提炼和创作形成司歌《追梦路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产业人的传承与创新中,已然焕发出时代的强大动能。
“创品牌”提升“聚合力”
近年来,公司党委在深化“勤”文化落地时,积极践行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新要求,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党建品牌”打造活动。明确党支部品牌创建定位,突出品牌观念和品牌意识,体现与时俱进思维,需准确把握“logo标识、名称、内涵、做法”四大基本要素,并与本支部工作业务实际相结合,让每位党员都能清楚党建品牌特色、内涵主旨、实施载体和主要抓手。
“在创新品牌之初,我们征集了很多党员和群众的意见,仅支部品牌名称就有18个,在筛选的时候大家都很谨慎,围绕紧贴生产、紧贴工作,通俗易懂、方便记忆的原则,经过支委会、党员大会讨论确定,最终大家对支部品牌都有高度的认同。”搬家中心机关党支部书记郭倩在交流中谈到。
同时,该公司党委明确了党支部品牌关键过程,坚持“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原则,按照“成熟一个、总结一个、验收一个、推广一个”的思路,从不同维度入手,邀请专家对品牌建立全过程及重点进行系统梳理和纠偏指导,打造整体联动、亮点突出、广泛认可、深度融入的品牌。目前,已形成支部品牌25个,“3356蜂巢赋能”智慧党建品牌、“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承诺践诺、“三聚六提”党支部建设、“三新”品牌、两塑一载双特色、心厚勤、旗帜引领“精准服务”等支部特色和亮点。
“小班组”汇聚“大能量”
“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66个班组拧成一股绳,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文化赋能班组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乔少波在班组推进会上强调。
“每个班组都有独特的名字,设计富含深意的班组标识,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组理念、愿景、目标,在打造各具特色班组小天地中,形成了“智”“匠”“清”等66个班组文化。”该公司工会主席李建东介绍道,各班组长实施互联共建“结对子”,建立深入班组现场办公的常态机制,理清过程中的难点,引导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以“老带新”“师带徒”等方式,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的师徒机制,实施“共享课堂”,利用业余时间、“夜校”、兴趣沙龙等方式,开展交流讲座,共享经验,实现互促提升。
“组织开展每日一题、一岗一练、小测试、小竞赛等特色活动,切实做到了月有岗位练兵、季有技术比武、年有绝活展示。”采掘车间电工班班长李海雄向来访者介绍,班组主要负责维修采煤机、掘进机、梭车等井下采煤设备,要求每位成员技术必须过硬,能够独立处理复杂问题。但是随着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以“勤”文化赋能班组职工文体生活,通过“点线面”的布局,开展威风锣鼓、舞龙、腰鼓、书法、写作等“十八个文体协会”同台竞技;完善职工档案信息,全面掌控职工状况,建立亲情帮扶“十二大暖心工程”,做到职工有事、有病必走访,让职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各基层班组聚焦服务文化建设,将“勤”文化与服务客户深度融合,提出了海尔式、一站式、菜单式等六类服务模式,推出了零星工程“套餐式”和客户管理“保姆式”等,让“神南服务”“精益服务”引领企业发展。(郭峰)